芒種
小滿後十五日鬥指丙為芒種【孝經緯】
《逸周書·時訊解》:“芒種之日,螳螂生。又五日,鵙始鳴。又五日,反舌無聲。螳螂不生,是謂陰息。鵙不始鳴,令奸壅偪。反舌有聲,佞人在側。”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
芒種【上聲】,五月節。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【去聲】矣。
螳螂生。螳螂,草蟲也,飲風食露,感一陰之氣而生,能捕蟬而食,故又名殺蟲;曰天馬,言其飛捷如馬也;曰斧蟲,以前二足如斧也,尚名不一,各隨其地而稱之。深秋生子於林木閑,一殼百子,至此時則破殼而出,藥中桑螵蛸是也。
鵙【音局】始鳴。鵙,百勞也,《本草》作博勞;朱子《孟》注曰:博勞,惡聲之鳥,蓋梟類也。曹子建《惡鳥論》:百勞以五月鳴,其聲鵙鵙然,故以之立名,似俗稱濁溫。故《埤雅》禽經注雲:伯勞不能翱翔,直飛而已。《毛詩》曰:七月鳴鵙。蓋周七月夏五月也。
反舌無聲。諸書以為百舌鳥,以其能反複其舌故名,特注疏以為蝦蟆,蓋蛙屬之舌尖向內,故名之。今辨其非者,以其此時正鳴,不知失者也,《易通卦驗》亦名為蝦蟆無聲,若以五月正鳴,殊不知初旬見形後,形亦藏矣。陳氏曰:螳螂、鵙皆陰類,感微陰而或生或鳴,反舌感陽而發,遇微陰而無聲也。”
芒種習俗
煮梅
芒種習俗裏名氣最大的便要屬至今尚存的“青梅煮酒”。在江南地區和日本,每逢初夏時節,梅子次第成熟,但酸澀滋味卻令人難以入口。於是婦孺孩童先采摘青梅進行清洗,再加水烹煮至酸味盡除。煮熟的青梅或是入缸加糖醃漬,或是投入黃酒中煮制。比如在《三國演義》之中,劉備與曹操“隨至小亭,已設樽俎:盤置青梅,一樽煮酒。二人對坐,開懷暢飲。”
安苗
當然,芒種作為農業節氣,自然也與其他節氣一樣,有著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習俗。從唐朝開始,百姓們逐漸自發組織起名為“安苗儀式”的活動,以祈求風調雨順、稻穀豐收,這一習俗到清朝道光年間時達到鼎盛。在芒種當天,村中各家族長推舉數名德高望重的長輩負責吉時選定,然後每家居民都用新收割的小麥磨粉和面,然後捏成五穀六畜、瓜果蔬菜的形狀,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,裝在竹籮中作為供品,集中在村社前舉行儀式,然後相互交換面餅食用。隨著現代宗族觀念日益淡薄,這一習俗也基本消亡。
送花神
最後則是流行於文人群體及貴族之間的風雅習俗——祭祀花神。古人相信有專門的神祇管理人間百花,俗稱為“花神”。花神在春季下凡安排百花開放,過了芒種以後,人間進入暑天會越來越熱,不適合花朵開放,所以花神就在芒種這天回天庭,百姓就要在這一天為花神餞別,以感謝花神對人間的眷顧,期待明年再會。明清時期這一習俗曾非常流行,但現代人基本已經廢棄不知。
在《紅樓夢》第二十七回中,曹雪芹曾記載道:“凡交芒種節的這日,都要設擺各色禮物,祭餞花神,言芒種一過,便是夏日了,眾花皆卸,花神退位,須要餞行。”在這一天,貴族和富家女子常用花瓣和浸泡一夜的柳枝纏繞編織車、馬、抬轎等,或者用錦繡綾羅疊成旌旗幢幡,然後再用彩色絲線系在樹木枝梢和花朵根部。一陣風飄過,只見花枝招展、繡帶飄搖,煞是好看。民間偶有效仿的,則是采花瓣搗汁以浸染宣紙,用染色宣紙疊成相應形狀系在樹梢,倒也別有況味。
不過整體說來,這段時間正是農忙季節,百姓們更加關注於農業生產,自然也就沒有閑心來參加這些民俗活動,所以自清朝滅亡後,“送花神”的習俗也就不複存在。
打泥巴仗
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,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。當天,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,集體插秧,邊插秧邊打鬧,互扔泥巴。活動結束,檢查戰果,身上泥巴最多的,就是最受歡迎的人。
接嫁樹
芒種節氣到來,果農會將不同的果樹進行嫁接,使之結出的果實在形狀和質量上得以互補。也有的簡單地用刀在果樹上劃出幾道口,讓其吸收外面空氣,增加果實產量。